您的位置:久久首頁> 保健> 養(yǎng)生保健 >概況

頤神健體戲半仙

發(fā)布時間: 2016-05-13 16:47:35      來源:健康族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什么是自體免疫性肝炎
手機查看

【民俗原委】秋千,有千秋之意,原是祝壽用的,以喻長壽;后來有了新意,形容這項活動包括著萬千變化之象的特點。三月設秋千,是...

【民俗原委】秋千,有千秋之意,原是祝壽用的,以喻長壽;后來有了新意,形容這項活動包括著萬千變化之象的特點。三月設秋千,是...

【民俗原委】

秋千,有“千秋”之意,原是祝壽用的,以喻長壽;后來有了新意,形容這項活動包括著萬千變化之象的特點。三月設秋千,是為養(yǎng)陽,古人把秋千運動與身體健康連在了一起,這是具有積極意義的認識。

【健康說道】

根據(j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guī)律,養(yǎng)陽是四時之要。秋千蕩出了春季養(yǎng)陽的話題,值得探討。

秋千是全身運動的好形式

春季蕩秋千以養(yǎng)陽,是華北民俗中提出的見解。它不僅說出了秋千的運動學意義,而且揭示了運動與健康的關系,是十分難能可貴的。有人說,秋千本身就是流行于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山戎的一種體育活動,齊桓公北伐山戎時傳入了中原。也有人說,是漢武帝時的宮中游戲,南北朝時傳到了南方。“體育活動”也好,“宮中游戲”也罷,都包含在運動的范疇之內是無疑的。作為一種運動形式,它除了普通運動所具有的加快血流速度、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大肺活量、活動筋骨關節(jié)、激發(fā)生命活力等功能外,還具有鍛煉感覺平衡、增強空間意識的獨特效果,使人在上下紛飛的大運作中增魄添志、提神運精,得到心、神、視、感上的全面鍛煉。有人說,現(xiàn)代飛行員運用的一些平衡鍛煉器材和動作編排中,受到秋千運動形式的許多有益啟示。從醫(yī)學角度上講,春天蕩秋千,可以促進人體陽氣的開發(fā)和利用,對機體健康是有積極意義的。

春季養(yǎng)陽要訣

陽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凡表現(xiàn)為活動的、上升的、外在的、明亮的、溫熱的、興奮的、機能亢進的,統(tǒng)屬于陽。“陽化氣,陰成形”,故通常又稱“陽氣”。陽氣不足,就是人的生命動力源出了問題:少氣懶言、倦怠乏力、頭昏目眩、陽痿早泄、身寒肢冷、動輒汗出等一系列癥狀就會表現(xiàn)出來,呼吸、脈搏、血壓等代表新陳代謝狀況的指標都會呈下降趨勢。在這種狀態(tài)下生存,不要說從事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就是保命之力也會漸漸消失掉的。所以,陽氣對人如天如日、如食如飯、如火如荼,缺之不可、少之不得。春季陽氣萌動,萬物始生,猶如襁褓中的嬰兒,剛剛顯現(xiàn)出生命力。養(yǎng)之則生,育之則長。襁褓中的病兒,很難想象一下子成為壯漢;微弱無助的陽氣,無法滿足機體蓬勃運動的需求。此時養(yǎng)陽,對一年之中人的健康有至關緊要的作用。有人把這個階段養(yǎng)陽的重要性比喻為打基礎,這種說法是大有道理的。我國現(xiàn)存較早的醫(yī)學典籍《黃帝內經(jīng)》中有專門論述春季養(yǎng)陽一節(jié),說:“春三月,此謂發(fā)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披)發(fā)散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yǎng)生之道也。”古人不僅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水平很高,還告訴了人們切實可行的養(yǎng)生方法:早睡早起,孕育陽氣;緩緩散步,運動陽氣;寬松形體,生發(fā)陽氣。至于“勿殺”、“勿奪”、“勿罰”之說,實是提醒人們要時時積累、育養(yǎng)陽氣的意思。緊接著,文中又向人們發(fā)出了“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的告誡。大意是說,如果不按照上述正確的方法養(yǎng)陽,首當其沖受損害的是肝臟,因為肝屬于春天所主;夏天還容易感寒為病,因為在春天養(yǎng)育的陽氣太微弱;一年之中的生命活力也比較差,因為陽氣的發(fā)生、貯存不足,基礎沒有打好。這里說的,確屬經(jīng)驗之談,迄今仍可作為養(yǎng)陽的法寶。

鏈接

秋千千秋

“半仙之戲”,是唐玄宗對秋千的稱呼。據(jù)《開元天寶遺事》說:“天寶宮中,至寒食節(jié),競豎秋千,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相與仿之。”可見唐時蕩秋千風氣甚盛,連皇帝都卷進去了。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借文中主人公之口所吟的“雅戲何人擬半仙,分明瓊女散金蓮。廣寒隊里應相妒,莫信凌波上九天”的詩中,引用的就是這個典故,也是蕩秋千遺風在清代盛行的真實寫照。韋莊也有詩寫蕩秋千的:“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簾花樹動,女郎撩亂送秋千。”宋時此風不減,年方二八的女詞人李清照,春天在花園里蕩秋千時,其未婚夫趙明誠初到她家,天真爛漫、激動羞澀的她立即寫出了《點絳唇》一首表達自己當時的心情:“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她的詞中已明確提及了秋千運動使得汗出衣濕的情形,是運動醫(yī)學的朦朧體現(xiàn)。明清時期,蕩秋千之風在民間尤為普及,并且開始由形式簡單的婦女運動、兒童運動逐漸向形式復雜的全民運動演變。我國的哈尼族,春節(jié)前村村寨寨早已用竹子搭好秋千架。過節(jié)之時,不論男女老少均盛裝爭打秋千,被認為是磨練意志、增強體質的有益運動。還有民歌唱道:“無風一上秋千架,小妹身材比燕輕”。國外也有蕩秋千的,鄰國朝鮮新年的第一天要舉行“秋千比賽”,少女們頭戴“福巾”帽,身著五色服,飄蕩在秋千上,把事先選好的樹花、樹梢或掛在樹上的響鈴作為目標,以足先踏上或手先摸到者為優(yōu)勝。越南的秋千有梯式、輪式之分,規(guī)模龐大,同時可以載8個人游戲,故也被稱為“八仙秋千”,蕩起來煞是有趣。

(責任編輯:zxwq)

標簽閱讀: 頤神健體戲半仙,最新頤神健體戲半仙,關于頤神健體戲半仙的資訊

分享到: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