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頁> 中醫(yī)> 中醫(yī)保健> 藥膳食療> 疾病藥膳 >概況

藥酒是在哪個朝代之后出現的?

發(fā)布時間: 2016-06-27 18:11:59      來源:健康族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什么是自體免疫性肝炎
手機查看

冥王哈迪斯[文曲星]按最新的國家飲料酒分類體系,藥酒和滋補酒屬于配制酒范疇。故先介紹一下配制酒的種類。配制酒(integratedalcoholicbeverages),是以發(fā)酵酒

冥王哈迪斯[文曲星]按最新的國家飲料酒分類體系,藥酒和滋補酒屬于配制酒范疇。故先介紹一下配制酒的種類。配制酒(integratedalcoholicbeverages),是以發(fā)酵酒、蒸餾酒或食用酒精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花、果、動植物或中草藥,或以食品添加劑為呈色、呈香及呈味物質,采用浸泡、煮沸、復蒸等不同工藝加工而成的改變了其原酒基風格的酒。配制酒分為植物類配制酒、動物類配制酒、動植物配制酒及其它配制酒。中國的藥酒和滋補酒的主要特點是在釀酒過程中或在酒中加入了中草藥,因此兩者并無本質上的區(qū)別,但前者主要以治療疾病為主,有特定的醫(yī)療作用;后者以滋補養(yǎng)生健體為主,有保健強身作用。從藥酒的使用方法上分,可將藥酒分為內服、外用,既可內服又可外用的三大類。滋補酒用藥,講究配伍,根據其功能,可分為補氣、補血、滋陰、補陽和氣血雙補等類型?!恫┪镏尽吩涊d道昔有三人冒霧晨行,一人飲酒,一人飽食,一人空腹??崭拐咚?,飽食者病,飲酒者健。此酒勢辟惡,勝于他物之故也。"從這則記載可以看到酒對于健康的作用,但更能說明酒與藥之密切關系的內在因素還可從以下幾點得到發(fā)掘。食藥合一藥往往味苦而難于被人們接受,但酒卻是普遍受歡迎的食物,酒與藥的結合,彌補了藥的苦味的缺陷,也改善了酒的風味。相得益彰。經常服藥,人們從心理上難以接受,但將藥物配入酒中制成藥酒,經常飲用,既強身健體,又享樂其中,卻是人生一太快事。酒為百藥之長《漢書?食貨志》中說"酒,百藥之長"。這可以理解為在眾多的藥中,酒是效果最好的藥,另一方面,酒還可以提高其它藥物的效果。酒與藥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在遠古時代,酒就是一種藥,古人說“酒以治疾”。"醫(yī)"的古文字是"____",本身就是一種釀造酒。古人釀酒目的之一是作藥用的??梢娫诠糯圃卺t(yī)療中的重要作用。遠古的藥酒大多是釀造成的,藥物與酒醪混合發(fā)酵,在發(fā)酵過程中,藥物成分不斷溶出,才可以充分利用。二、遠古時期的藥酒及滋補酒殷商的酒類,除了"酒","醴"之外,還有"鬯"。鬯是以黑黍為釀酒原料,加入郁金香草(也是一種中藥)釀成的。這是有文字記載的最早藥酒。鬯常用于祭祀和占卜。鬯還具有驅惡防腐的作用。《周禮》中還記載"王崩,大肆,以鬯"。也就是說帝王駕崩之后,用鬯酒洗浴其尸身,可較長時間地保持不腐。從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出土的的一部醫(yī)方專書,后來被稱為《五十二病方》,被認為是公元前3世紀末,秦漢之際的抄本,其中用到酒的藥方不下于35個,其中至少有5方可認為是酒劑配方,用以治療蛇傷,疽,疥瘙等疾病。其中有內服藥酒,也有供外用的?!娥B(yǎng)生方》是馬王堆西漢墓中出土帛書之一,其中共有六種藥酒的釀造方法,但可惜這些藥方文字大都殘斷,只有"醪利中"較為完整,此方共包括了十道工序。但值得強調的是遠古時代的藥酒大多數是藥物是加入到釀酒原料中一塊發(fā)酵的。而不是象后世常用的浸漬法。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遠古時代的酒保藏不易,浸漬法容易導致酒的酸敗。藥物成份尚未溶解充分,酒就變質了。采用藥物與釀酒原料同時發(fā)酵,由于發(fā)酵時間較長,藥物成分可充分溶出。我國醫(y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的《素問?湯液醪醴論》專篇曾指出"自古圣人之作湯液醪醴,以為備耳"。這就說古人之所以釀造醪酒,是專為藥而備用的?!饵S帝內經》中有"左角發(fā)酒",治尸厥,"醪酒"治經絡不通,病生不仁。"雞矢酒"治臌脹。三、漢代至唐代之前的藥酒及滋補酒采用酒煎煮法和酒浸漬法起碼始于漢代。約在漢代成書的《神農本草經》中有如下一段論述"藥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漬者"。用酒浸漬,一方面可使藥材中的一些藥用成分的溶解度提高,另一方面,酒行藥勢,療效也可提高。漢代名醫(yī)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一書中,就有多例浸漬法和煎煮法的實例。如"鱉甲煎丸方",以鱉甲等二十多味藥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盡一半,著鱉甲于中,煮令泛爛如膠漆,絞取汁,內諸藥,煎為丸。還有一例"紅藍花酒方",也是用酒煎煮藥物后供飲用?!督饏T要略》中還記載了一些有關飲酒忌宜事項,如"龜肉不可合酒果子食之,""飲白酒,食生韭,令人病增","夏月大醉,汗流,不得冷水洗著身及使扇,即成病"。"醉后勿飽食,發(fā)寒冷"。這些實用知識對于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起了重要的作用。南朝齊梁時期的著名本草學家陶弘景,總結了前人采用冷浸法制備藥酒的經驗,在《本草集經注》中提出了一套冷浸法制藥酒的常規(guī)"凡漬藥酒,皆須細切,生絹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隨寒暑日數,視其濃烈,便可___出,不必待至酒盡也。滓可暴燥微搗,更漬飲之,亦可散服"。這段話注意到了藥材的粉碎度,浸漬時間及浸漬時的氣溫對于浸出速度,浸出效果的影響。并提出了多次浸漬,以充分浸出藥材中的有效成分,從而彌補了冷浸法本身的缺陷,如藥用成分浸出不徹底,藥渣本身吸收酒液而造成的浪費。從這段話可看出在那時藥酒的冷浸法已達到了較高的技術水平。熱浸法制藥酒的最早記載大概是北魏《齊民要術》中的一例"胡椒酒",該法把干姜,胡椒末及安石榴汁置入酒中后,"火暖取溫"。盡管這還不是制藥酒,當做為一種方法在民間流傳,故也可能用于藥酒的配制。熱浸法確實成為后來的藥酒配制的主要方法。酒不僅用于內服藥,還用來作為麻醉劑,傳說華佗用的"麻沸散",就是用酒沖服。華佗發(fā)現醉漢治傷時,沒有痛苦感,由此得到啟發(fā),從而研制出"麻沸散"。四、唐宋時期的藥酒及滋補酒唐宋時期,藥酒補酒的釀造較為盛行。這一期間的一些醫(yī)藥巨著如《備急千金要方》,《外臺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濟總錄》都收錄了大量的藥酒和補酒的配方和制法。如《備急千金要方》卷七設"酒醴"專節(jié),卷十二設"風虛雜補酒,煎"專節(jié)?!肚Ы鹨矸健肪硎O"諸酒"專節(jié)?!锻馀_秘要》卷三十一設"古今諸家酒方"專節(jié)。宋代《太平圣惠方》所設的藥酒專節(jié)多達六處。除了這些專節(jié)外,還有大量的散方見于其它章節(jié)中。唐宋時期,由于飲酒風氣濃厚,社會上酗酒者也漸多,解酒,戒酒似乎也很有必要,故在這些醫(yī)學著作中,解酒,戒酒方也應運而生。有人統(tǒng)計過,在上述四部書中這方面的藥方多達一百多例。唐宋時期的藥酒配方中,用藥味數較多的復方藥酒所占的比重明顯提高,這是當時的顯著特點。復方的增多表明藥酒制備整體水平的提高。唐宋時期,藥酒的制法有釀造法,冷浸法,熱浸法。以前兩者為主?!妒備洝分杏卸嗬幘撇捎酶羲訜岬?煮出法"。五、元明清時期的藥酒和滋補酒元明清時期,隨著經濟,文化的進步,醫(yī)藥學有了新的發(fā)展。藥酒在整理前人經驗,創(chuàng)制新配方,發(fā)展配制法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就,使藥酒的制備,達到了更高的水平。這一時期,我國已積累了大量醫(yī)學文獻,前人的寶貴經驗受到了元明清時期醫(yī)家的普遍重視,因而,在元明清時期,出版了不少著作,為整理前人的經驗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讹嬌耪肥俏覈牡谝徊繝I養(yǎng)學專著。共三卷。天歷三年(1330年)刊。忽思慧為蒙古族營養(yǎng)學家,任宮廷飲膳太醫(yī)時,將累朝親侍進用奇珍異饌,湯膏煎造,及諸家本草,名醫(yī)方術,并日所必用谷肉果菜,取其性味補益者,集成一書。書中關于飲酒避忌的內容,是很有道理的。具有重要的價值。書中的一些補酒,雖沒有詳細記載,但都是頗為有效的,在《本草綱目》中則有詳細記載。明代偉大的醫(yī)學家李時珍寫成了舉世聞名的名著《本草綱目》,共五十二卷,萬歷六年(1578年)成書。該書集明及歷代我國藥物學,植物學之大成,廣泛涉及食品學,營養(yǎng)學,化學等學科。該書在收集附方時,收集了大量前人和當代人的藥酒配方。卷25酒條下,設有"附諸藥酒方"的專目,他本著"輯其簡要者,以備參考。藥品多者,不能盡錄"的原則,輯藥酒69種。除此之外,《本草綱目》在各藥條目的附方中,也往往附有藥酒配方,內容豐富,據有人統(tǒng)計《本草綱目》中共計藥酒方約為200多種。這些配方極大多數是便方,具有用藥少,簡便易行的特點。《遵生八箋》是明代高濂所著的養(yǎng)生食療專著,共十九卷,約成書于萬歷十九年(1591年)全書40多萬字,分為八箋,以卻病延年為中心,涉及醫(yī)藥氣功,飲饌食療,文學藝術等。其中的《飲饌服食箋》共有三卷,收釀造類內容17條。釀造類中的碧香酒,地黃酒,羊羔酒等,均為宋代以來的名酒。其中一些是極有價值的滋補酒。此外在《遵生八箋》中的《靈秘丹藥箋》中還有30多種藥酒?!峨S息居飲食譜》是清代王孟英所編撰的一部食療名著,共一卷。咸豐十一年(1861年)刊行。書中的燒酒條下附有7種保健藥酒的配方,制法和療效。這些藥酒大多以燒酒為酒基。與明代以前的藥酒以黃酒為酒基有明顯的區(qū)別。以燒酒為酒基,可增加藥中有效成分的溶解。這是近現代以來,藥酒及滋補酒類制造上的一大特點。明代朱___等人的《普濟方》,方賢的《奇效良方》,王肯堂的《證治準繩》等著作中輯錄了大量前人的藥酒配方。明清時期也是藥酒新配方不斷涌現的時期。明代吳__的《扶壽精方》,龔庭賢的《萬病回春,《壽世保元》,清代孫偉的《良朋匯集經驗神方》,陶承熹的《惠直堂經驗方》,項友清的《同壽錄》,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等都記載著不少時清時期出現的新方。這些新方有兩個值得提出的特點1補益性藥酒顯著增多。明代吳__的《扶壽精方》藥酒門載藥酒方9首,方雖不多,但集方極精,其中有著名的"延齡聚寶酒",史國公藥酒等。在《萬病回春》和《壽世保元》兩書中,記載藥酒近40種,補益為主的藥酒占有顯著地位,象"八珍酒",扶衰仙鳳酒,長生固本酒,延壽酒,延壽甕頭春酒,長春酒,紅顏酒等都是配伍較好的補益性藥酒,有較大的影響。吳,龔二氏輯錄的藥酒方,對于明清時期的補益性藥酒的繁榮起了積極的作用。在前面所列的清代書目中,也記載著數目可觀的補益性酒,其中的歸圓菊酒,延壽獲嗣酒,參茸酒,養(yǎng)神酒,健步酒等都是較好的補益性藥酒。與明清以前的藥酒相比,這一時期可說是補益藥酒繁榮的時期。2慎用性熱燥熱之藥。唐宋時期的藥酒,常用一些溫熱燥烈的藥物,象烏頭,附子,肉桂,干姜等。這樣的藥物如果濫用,往往會傷及陰血。金元時期我國醫(yī)學界學術爭鳴十分活躍,濫用溫燥藥的風氣受到許多著名醫(yī)家的批評。這對明清時期的醫(yī)學有深刻的影響。故明清的很多藥酒配方采用平和的藥物以及補甸養(yǎng)陰藥物組成,這樣就可以適用于不同病情和機體狀況,使藥酒可以在更廣泛的領域中發(fā)揮作用。明清時期還出現了一批方論專書,作者著重研究用藥組方的規(guī)律,結合優(yōu)秀方劑,從理論上闡述用藥道理和配伍規(guī)律,象明代吳昆的《醫(yī)方考》,清代汪昂的《醫(yī)方集解》。這此專著闡述配方時也涉及到藥酒?!夺t(yī)方考》一書中就論述了七種藥酒配方的組方用藥的道理和主治功效,基中包括虎骨酒,史國公酒,枸杞酒,紅花酒,豬膏酒等。這對于促進藥酒配方的研究,指導正確使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明清時期的藥酒在配制方法上,突出表現了在熱浸法的普遍使用上。適當提高浸漬溫度可使植物性藥材組織軟化,膨脹,增加浸出過程中的溶解和擴散速度,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而且還可以破壞藥材中的一些酶類物質,增強藥酒的穩(wěn)定性,因此采用熱浸法對于許多藥物來說具有更好的浸出的效果,是一種科學方法。藥酒應用于防治疾病,在我國醫(yī)藥史上已處于重要的地位,成為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劑型之一,至今在國內外醫(yī)療保健事業(yè)中享有較高的聲譽。藥酒是選配適當中藥,經過必要的加工,用度數適宜的白酒或黃酒為溶媒,浸出其有效成分,而制成的澄明液體。在傳統(tǒng)中,也有在釀酒過程里,加入適宜的中藥,釀制而成的。藥酒即是一種加入中藥的酒。藥酒的起源與酒是分不開的,中國是人工釀酒最早的國家,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龍山文化遺址中,就曾發(fā)現過很多陶制酒器,關于造酒,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戰(zhàn)國策?魏策二》“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此外,《世本》亦講到“少康作秫酒。”少康即杜康,是夏朝第五代國君。這些記載說明,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釀酒業(yè)已發(fā)展到一定水平,所以后世有“儀狄造酒”及“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之說。這里杜康已成了酒的代名詞。商殷時代,釀酒業(yè)更加普遍。當時已掌握了曲蘗釀酒的技術,如《尚書?說命篇》中有商王武丁所說“若作酒醴,爾維曲蘗”的論述。在殷墟河南安陽小屯村出土了商朝武丁時期(公元前1200多年前)的墓葬,在近二百件青銅禮器中,各種酒器約占70%。出土文物中就有大量的飲酒用具和盛酒容器,可見當時飲酒之風相當盛。從甲骨文的記載可以看出,商朝對酒極為珍重,把酒作為重要的祭祀品。值得注意的是在羅振玉考證的(殷墟書契前論》甲骨文中有“鬯其酒”的記載,對照漢代班固《白虎通義?考黜》曾釋“鬯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釀之成為鬯”表明在商代已有藥酒出現。周代,飲酒越來越普遍,已設有專門管理釀酒的官員,稱“酒正”,釀酒的技術已日臻完善?!吨芏Y》記載著釀酒的六要訣秫稻必齊(原料要精選)曲蘗必時(發(fā)酵要限時),湛熾必潔(淘洗蒸者要潔凈),水泉必香(水質要甘醇),陶器必良(用以發(fā)酵的窖池、瓷缸要精良),火齊必得(釀酒時蒸烤的火候要得當),把釀酒應注意之點都說到了。西周時期,已有較好的醫(yī)學分科和醫(yī)事制度,設“食醫(yī)中士二人,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蟮……之齊(劑)”。其中食醫(yī),即掌管飲食營養(yǎng)的醫(yī)生。六飲,即水、漿、醴(酒)、涼、醬、酏。由此可見,周朝已把酒列入醫(yī)療保健之中進行管理。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更明確提出酒,所以治病也,《周禮》有“醫(yī)酒”。說明藥酒在周代的運用確也相當普遍。我國最古的藥酒釀制方,是在1973年馬王堆出土的帛書《養(yǎng)生方》和《雜療方》中。從《養(yǎng)生方》的現存文字中,可以辨識的藥酒方共有六個。(1)用麥冬(即顛棘)配合秫米等釀制的藥酒(原題“以顛棘為漿方”治“老不起”)。(2)用黍米、稻米等制成的藥酒(“為醴方”治“老不起”)。(3)用美酒和麥X(不詳何藥)等制成的藥酒。(4)用石膏、藁本、牛膝等藥釀制的藥酒。(5)用漆和烏喙(烏頭)等藥物釀制的藥酒。(6)用漆、節(jié)(玉竹)、黍、稻、烏喙等釀制的藥酒。《雜療方》中釀制的藥酒只有一方,即用智(不詳何物)和薜荔根等藥放入甑(古代一種炊事用蒸器)內制成醴酒。其中大多數資料已不齊,比較完整的是《養(yǎng)生方》“醪利中”的第二方。該方包括了整個藥酒制作過程,服用方法,功能主治等內容,是釀制藥酒工藝的最早的完整記載,也是我國藥學史上重要史料。先秦時期,中醫(yī)的發(fā)展已達到了可觀的程度,這一時期的醫(yī)學代表著作《黃帝內經》,對酒在醫(yī)學上的作用,做過專題論述。在《素問?湯液醪醴論》中,首先講述醪醴的制作“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堅”,即用完整的稻米作原料,堅勁的稻桿做燃料釀造而成,醪是濁酒,醴是甜酒。“自古圣人之作湯液醪醴者,以為備耳……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氣時至,服之萬全”,說明古人對用酒類治病是非常重視的。《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記載了扁鵲認為可用酒醪治療腸胃疾病的看法。漢代,隨著中藥方劑的發(fā)展,藥酒便漸漸成為其中的一個部分,其表現是臨床應用的針對性大大加強,所以其療效也進一步得到提高,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收載了西漢名醫(yī)淳于意的二十五個醫(yī)案,這是我國目前所見最早的醫(yī)案記載,其中列舉了兩例以藥酒治病的醫(yī)案;一個是濟北王患“風蹶胸滿”病,服了淳于意配的三石藥酒,得到治愈。另一個是苗川有個王美人患難產,淳于意用莨菪酒治愈,并產下一嬰孩。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則載有“婦人六十二種風,腹中血氣刺痛,紅蘭花酒主之”。紅蘭花功能行血活血,用酒煎更加強藥效,使氣血通暢,則腹痛自止。此外,瓜蔞薤白白酒湯等,也是藥酒的一種劑型,借酒氣輕揚,能引藥上行,達到通陽散結,豁痰逐飲的目的,以治療胸痹。至于他在書中記載以酒煎藥或服藥的方例,則更為普遍。隋唐時期,是藥酒使用較為廣泛的時期,記載最豐富的數孫思邈的《千金方》,共有藥酒方80余首,涉及補益強身,內、外、婦科等幾個方面?!肚Ы鹨?風毒腳氣)中專有“酒醴”一節(jié),共載酒方16首,《千金翼方?諸酒》載酒方20首,是我國現存醫(yī)著中,最早對藥酒的專題綜述。此外,《千金方》對酒及酒劑的毒副作用,已有一定認識,認為“酒性酷熱,物無以加,積久飲酒,酣興不解,遂使三焦猛熱,五臟干燥”,“未有不成消渴”。因此,針對當時一些嗜酒縱欲所致的種種病狀,研制了不少相應的解酒方劑,如治飲酒頭痛方,治飲酒中毒方,治酒醉不醒方等等。宋元時期,由于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制酒事業(yè)也有所發(fā)展,朱翼中在政和年間撰著了《酒經》,又名《北山酒經》,它是繼北魏《齊民要術》后一部關于制曲和釀酒的專著。該書上卷是論酒,中卷論曲,下卷論釀酒之法,可見當時對制曲原料的處理和操作技術都有了新的進步。“煮酒”一節(jié)談加熱殺菌以存酒液的方法,比歐洲要早數百年,為我國首創(chuàng)。此時,由于雕板印刷的發(fā)明,加上政府對醫(yī)學事業(yè)的重視,使當時中醫(yī)臨床和理論得到了發(fā)展。因此,對藥酒的功效,也漸漸從臨床上升到理論。如《太平圣惠方,藥酒序》認為“夫酒者,谷蘗之精,和養(yǎng)神氣,性惟驃悍,功甚變通,能宣利胃腸,善導引藥勢。”《圣濟總錄?治法?湯醴》認為“邪之傷人有淺深,藥之攻邪有輕重,病之始起,當以湯液治其微。病既日久,乃以醪醴攻其甚。又有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于不仁者,酒以醪藥,以此見受邪既深,經脈閉滯,非醪藥散發(fā)邪氣,宣通血脈,安能必愈……。酒性酷熱,立行藥勢,所以病人素有血虛氣滯,陳寒痼冷,偏枯不隨,拘攣痹厥之類,悉宜常服,皆取其漸漬之力也,又古法服藥,多以酒者,非特宣通血氣而已,亦以養(yǎng)陽也”。藥酒的治病范圍也相對集中,朝保健養(yǎng)身方面發(fā)展,如“治一切風通用浸酒藥二十二道”,“治風腰腳疼痛通用浸酒藥十四道。”另在藥酒專門方中,出現了較多的養(yǎng)身延年,美容保健方劑。當時,以藥材制曲的風氣已開始盛行,單在《叫北山酒經》中就記載了十三種藥曲。如香桂曲,配用了木香、官桂、防風、杏仁等藥品?,幦?,配用了防風、白附子、檳榔、胡椒、桂花、丁香、人參、天南星、茯苓、香白芷、川芎、肉豆蔻等藥物。并認為做藥酒以東陽酒最佳“用制諸藥良”,其酒自古擅名,清香遠達,色復金色,飲之至醉,不頭痛,不口干,不作瀉,其水稱之重于他水,鄰邑所造俱不然,皆水土之美也。李時珍解說東陽酒即金華酒,古蘭陵也,李太白詩所謂“蘭陵美酒郁金香”即此,常飲入藥俱良。隨著釀酒工藝的不斷發(fā)展和提高,有些藥酒不但具有強身保健,治療疾病的優(yōu)點,而且口味醇正,成為風行一時的名酒,并成為宮廷御酒。元代建都于北京,是當時世界各國最繁華的都城。國內各地和歐亞各國的商客川流不息,國內外名酒薈萃,更成為元代宮廷的特色。羌族的枸杞酒、地黃酒;大漠南北各地的鹿角酒、羊羔酒。另有一些人們自釀自飲的酒,如正月的椒柏酒,端午的菖蒲酒,中秋桂花酒,重陽的菊花酒,都成為人們常釀的傳統(tǒng)節(jié)令酒類,其中有不少就是藥酒。清代乾隆初年,就以“酒品之多,京師為最”了,當時出現了一類為藥酒店用“燒酒以蒸成”的各色藥酒,因以花果所釀,故此類酒多以“露”名之,如玫瑰露、茵陳露、山楂露、五加皮、蓮花白等等,其中不少藥酒具有“保元固本、益壽延齡”之功,故多為士子所嗜飲。清《燕京雜詠》中贊其“長連遙接短連墻,紫禁滄州列兩廂,催取四時花釀酒,七層吹過竹風香”。燒酒是元代,也許更早一點,由波斯、阿拉伯傳入我國的。當時名阿刺吉酒,明代又名火酒,后逐步用制作藥酒。“燒酒以蒸成”的藥酒大量出現,表明清代用白酒作溶媒劑的工藝已逐漸普及。當時在清宮佳釀中,也有一定數量的藥酒,如夜合枝酒,即為清宮御制之一大藥酒。夜合枝即合歡樹枝,酒之藥物組成除了合歡枝外,還有柏枝、槐枝,桑枝、石榴枝、糯米、黑豆和細曲等,可治中風攣縮之癥。民國時期,由于戰(zhàn)亂頻繁,藥酒研制工作和其它行業(yè)一樣,也受到一定影響,進展不大。新中國成立以后,政府對中醫(yī)中藥事業(yè)的發(fā)展十分重視,建立了不少中醫(yī)醫(yī)院,中醫(yī)藥院校,開辦藥廠,發(fā)展中藥事業(yè),使藥酒的研制工作呈現出新的局面。藥酒釀制,不僅繼承了傳統(tǒng)制作經驗,還吸取了現代科學技術,使藥酒生產趨向于標準化。為了加強質量管理,還把藥酒規(guī)范列為國家藥典的重要內容。由于藥酒生產單位與醫(yī)療部門進行科研協(xié)作,保證了臨床療效的可靠性。藥酒的發(fā)展,不僅逐漸滿足了人民群眾的需要,并且打入了國際市場,博得了國際友人的歡迎。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具有中華民族特色和歷史悠久的,又符合現代科學水平的中國藥酒,必然和整個中醫(yī)中藥的發(fā)展一樣,為人類的健康長壽,作出新的貢獻。回答2009-02-131627共0條評論...

(責任編輯:zxwq)

標簽閱讀: 藥酒是在哪個朝代之后出現的?,最新藥酒是在哪個朝代之后出現的?,關于藥酒是在哪個朝代之后出現的?的資訊

分享到:

相關閱讀